我國縫制機械由仿制向集成創新轉變-資訊中心
2014-12-24 10:04:17 來源:縫配信息網

我國縫制機械行業注重研發創新,其中“高、精、尖”產品所占比例顯著提高,行業正逐步由仿制向集成創新轉變。這種轉變將會提升縫制設備市場競爭力,助力紡織服裝生產轉型升級。
從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獲悉,縫制機械行業積極推動企業轉型升級,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持續增強。以機電一體化、智能化、自動化、集成化為特征的各種高科技產品不斷推陳出新,一大批電控直驅縫紉機、無油縫紉機、多功能復合刺繡機、高檔裁剪與整燙設備、自動化加工單元等高科技、高附加值產品層出不窮,“高、精、尖”產品所占比例顯著提高,行業正逐步由仿制向集成創新轉變。
縫制設備從由仿制向集成從粗放向集約的發展方式轉變是我國制造業乃至國民經濟面臨的共同使命,它賦予縫制機械行業轉型升級以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并決定了轉型升級將是一個持續持久的演進過程,必須找準切入點和發力點。對裝備類產業來講,技術為王、創新為本是永恒的規則。創新能力的提升和核心技術的掌控是產業升級的基礎,也是從“數量經濟-質量經濟-品牌經濟”提升的前提,更是實現在全球市場分工體系中由產業鏈低端攀升到高端的保證。
不能否認過去引進的積極意義和學習效應,但從世界縫制機械工業進步的歷史來看,一定是研發效應和收益高于學習效應和收益,否則就沒有人愿意做真正的研發。國外優秀企業所以愿意投入做研發,是因為在財務結構里用于研發的支出是一種有效的投資,并且是有高回報的投資。因此,為了打造轉型升級的物質基礎,加大科技投入應當成為全行業的共識。
較長時期來,縫制設備行業一直被產品同質化及其引發的各種詬病所困擾。產品同質化的根源在于企業發展戰略趨同和自身基因雷同。這同我們這個行業發展歷史較短,產業本身還不夠成熟有關。前幾年身處行業景氣期,企業的憂患意識有所消退。一些企業在經營風格上烙有急功近利、浮華不實的痕跡。貪大求全、比拼規模,幾乎成了不約而同的追求。整個行業鮮見匠心獨運、劍走偏鋒、富有個性的企業。因此,重新審視自己的發展戰略和定位,倡導和形成獨特的經營風格,獨到的文化內涵和獨創的企業精神,也是促進轉型升級的一堂必修課。
我國縫制設備發展直接關系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趨向,只有設備提高研發創新向“高、精、尖”方向發展才可以提升縫制設備市場競爭力,助力紡織服裝生產轉型升級。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 中國十大童裝品牌參觀和鷹自動化樣板工廠-資訊中心
下一篇: 2014年度縫制機械維修工/裝配工技師國家職業技能資格申
評論排行
- ·拉筒、針板(1)
- ·蔡杰飛樣本(0)
- ·2015.5.16---18 鄭州縫制展(0)
- ·上海國際服裝科技裝備展...(0)
- ·求購小型熨斗(0)
- ·大洋裁布機---永發總代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