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縫制北方推廣萬里行】第四站:走進膠州! 2016.03.03
2016-03-24 11:23:21 來源:縫配信息網
日前,青島縫制設備展組委會打造的青島縫制北方推廣萬里行活動已到達新站——青島膠州市!膠州紡織業現狀在膠州,有占全球帽業市場份額三分...
日前,青島縫制設備展組委會打造的“青島縫制北方推廣萬里行”活動已到達新站——青島膠州市!
膠州紡織業現狀
在膠州,有占全球帽業市場份額三分之一的李哥莊鎮、有占全國民用口罩市場70%的大店村,更有控制著日韓七成市場的大麻灣篷布產業。今日小編就給大家匯報一下小伙伴們奔跑到膠州所了解到的市場狀況。

拜訪膠州市制帽行業商會

(圖左為膠州市制帽行業商會高會長)
組委會小分隊前往膠州市制帽行業商會,采訪了高玉習高會長。通過與會長的交流中,我們得知:李哥莊鎮帽業主要有運動帽、休閑帽、太陽帽等20余個系列產品,全鎮現有各類帽子生產及配套企業近300家,輻射帶動青島、煙臺等多個地區,形成了全國最大的制帽產業圈。年產量近12億打,其中布帽年產量占全國的40%以上,年產值達40多億元,90%以上的帽子產品用于出口,出口到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很多企業正在從貼牌代工向自主品牌升級,自主品牌目前大約能占到30%,也就是說大部分企業還在繼續做代工貼牌。許多廠家在義烏建立辦事處,接到訂單后再拿回膠州加工,也有部分企業直接在國外建立辦事處接外單。


設備使用方面,像標準、杰克、兄弟縫紉機、田島等品牌設備在李哥莊鎮用的很多。具體有:包縫機、平縫機、繡花機、模板機、包邊機、制帽機、高頭機等。問及當地制帽企業采購設備的渠道時,了解到他們主要是通過當地代理商來采購,看中售后服務,便于日常設備的維護,在設備更換方面屬于不定期的采購。此外,像帽子上的花紋主要以刺繡為主,因此對于刺繡設備有需求。


大店口罩產業
走進中國日用口罩加工產業基地——膠東鎮,組委會來到了大店村,拜訪了幾家口罩廠。據了解,以大店村為中心,周圍11個村莊聯合加工生產口罩、手套,其中口罩年產2億打,占全國民用口罩市場的70%,口罩經營業戶已發展到452家。早在2004年,就成立了大店村口罩協會,且形成了運輸、織布紡紗、口罩包裝產業鏈。大店村村里口罩產量每年都在遞增,2013年統計村里300多家企業口罩(保暖型、時尚型)產量達9億個,年產值11億元,企業自己研發,以內銷為主。在設備需求方面,像包縫機、平縫機、鎖邊機、繡花機、印花機等被廣泛使用。


此外,組委會拜訪了大店村口罩協會姜會長(兼大店村村委書記)。姜會長表示,為了支持大店村口罩的發展,當地街道辦等有關部門,積極聯系多家銀行,幫助他們拓寬信貸融資渠道,重點扶植新上口罩生產業務以及沒有成立公司和工廠的個體戶。 現在,在當地政府引導下,大店村由原先個體戶經營方式開始向大規模產業集群方式轉變,并成功獲國家工商業聯合會批準為“國家口罩產業基地”。

針織服裝


為了解膠州市服裝發展狀況,經介紹,組委會一行前往膠萊鎮北王珠村拜訪了該村于書記。溝通中了解到該村主要做針織服裝,以生產運動服、休閑服為主。拒不完全統計,全村有100余家成型企業,上千家家庭作坊,且以加工為主。有設備采購需求時主要是通過代理商來采購,像裁剪機、斷布機、包縫機、鎖邊機、平縫機、多針機等。由此,展會期間各地代理商的到會邀請,甚至是代理商與服裝加工廠的交流會等,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給加工廠的生產帶來幫助。
大麻灣篷布產業
篷布加工也是膠東鎮集中發展的產業之一 ,在膠東大麻灣村等5個村支部和周邊篷布加工企業,采取“企業+農戶”的模式集中發展篷布加工,年總產值達5億元,產品暢銷全國各地,部分出口到中東、韓國等。
小編將持續為大家播報青島縫制設備展跑市場狀況,敬請期待。(想了解更多集群地市場狀況,請聯系我們,下一站我們即刻出發)組委會現已開通“2016展會現場活動”報名通道,了解更多請點擊“原文閱讀”。
素材:
1)膠州李哥莊帽業大概有200多家左右,主要以運動帽為主,90%以上內銷(此處不對)。當地主要是自營自銷的模式在經營,在義烏建立辦事處,接到訂單后再拿回膠州加工(內銷外銷),也有部分客戶直接在國外建立辦事處接外單。當地企業很少通過外貿公司接訂單,因為成本高賺錢少。客戶采購設備都是通過當地代理商采購,標準、杰克、兄弟縫紉機反應不錯(小加繡花機使用是青島佳而美工點除外),不是批量性更換設備,是隨時需要隨時更換,,田島為主,主要看中的是售后服務好,隨叫隨到。產品使用好維修少。帽子花紋主要以刺繡為主,印花很少,目前當地有9家能氣泡印花,只有一家技術(熱轉印)
協會會長給提供20家上規模企業名單,發微信給。
2)膠東鎮大店村有300多家企業生產民用口罩(保暖型、時尚型),自己研發設計,自己營銷。當地企業都比較封閉,對外人進村很提防,不允許讓外人進車間看。一個是因為擔心外人偷學設計另外一個是擔心暗訪。主要是內銷為主,年產值有10個億左右。村書記反應目前重心不在口罩產業,因為都是家庭作坊,比較散。現在重心在開發旅游業。
3)膠萊鎮北王珠村針織服裝為主,大概有100家成型企業,有上千家家庭作坊,以加工為主。當地主要是做針織服裝,以運動服休閑服為主。設備采購主要是通過代理商采購,對針織面料感興趣。
4)當地客戶對展會不感興趣,采購設備的渠道主要是通過當地代理商,沒有強烈意愿要更新智能化設備,因為智能化設備價格要高于普通設備,他們不愿意拿出更多的錢去更新,更愿意把錢投入到公司中發展。面料采購更看重紹興、柯橋的面料。
膠州紡織業現狀
在膠州,有占全球帽業市場份額三分之一的李哥莊鎮、有占全國民用口罩市場70%的大店村,更有控制著日韓七成市場的大麻灣篷布產業。今日小編就給大家匯報一下小伙伴們奔跑到膠州所了解到的市場狀況。

拜訪膠州市制帽行業商會

(圖左為膠州市制帽行業商會高會長)
組委會小分隊前往膠州市制帽行業商會,采訪了高玉習高會長。通過與會長的交流中,我們得知:李哥莊鎮帽業主要有運動帽、休閑帽、太陽帽等20余個系列產品,全鎮現有各類帽子生產及配套企業近300家,輻射帶動青島、煙臺等多個地區,形成了全國最大的制帽產業圈。年產量近12億打,其中布帽年產量占全國的40%以上,年產值達40多億元,90%以上的帽子產品用于出口,出口到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很多企業正在從貼牌代工向自主品牌升級,自主品牌目前大約能占到30%,也就是說大部分企業還在繼續做代工貼牌。許多廠家在義烏建立辦事處,接到訂單后再拿回膠州加工,也有部分企業直接在國外建立辦事處接外單。


設備使用方面,像標準、杰克、兄弟縫紉機、田島等品牌設備在李哥莊鎮用的很多。具體有:包縫機、平縫機、繡花機、模板機、包邊機、制帽機、高頭機等。問及當地制帽企業采購設備的渠道時,了解到他們主要是通過當地代理商來采購,看中售后服務,便于日常設備的維護,在設備更換方面屬于不定期的采購。此外,像帽子上的花紋主要以刺繡為主,因此對于刺繡設備有需求。


大店口罩產業
走進中國日用口罩加工產業基地——膠東鎮,組委會來到了大店村,拜訪了幾家口罩廠。據了解,以大店村為中心,周圍11個村莊聯合加工生產口罩、手套,其中口罩年產2億打,占全國民用口罩市場的70%,口罩經營業戶已發展到452家。早在2004年,就成立了大店村口罩協會,且形成了運輸、織布紡紗、口罩包裝產業鏈。大店村村里口罩產量每年都在遞增,2013年統計村里300多家企業口罩(保暖型、時尚型)產量達9億個,年產值11億元,企業自己研發,以內銷為主。在設備需求方面,像包縫機、平縫機、鎖邊機、繡花機、印花機等被廣泛使用。


此外,組委會拜訪了大店村口罩協會姜會長(兼大店村村委書記)。姜會長表示,為了支持大店村口罩的發展,當地街道辦等有關部門,積極聯系多家銀行,幫助他們拓寬信貸融資渠道,重點扶植新上口罩生產業務以及沒有成立公司和工廠的個體戶。 現在,在當地政府引導下,大店村由原先個體戶經營方式開始向大規模產業集群方式轉變,并成功獲國家工商業聯合會批準為“國家口罩產業基地”。

針織服裝


為了解膠州市服裝發展狀況,經介紹,組委會一行前往膠萊鎮北王珠村拜訪了該村于書記。溝通中了解到該村主要做針織服裝,以生產運動服、休閑服為主。拒不完全統計,全村有100余家成型企業,上千家家庭作坊,且以加工為主。有設備采購需求時主要是通過代理商來采購,像裁剪機、斷布機、包縫機、鎖邊機、平縫機、多針機等。由此,展會期間各地代理商的到會邀請,甚至是代理商與服裝加工廠的交流會等,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給加工廠的生產帶來幫助。
大麻灣篷布產業
篷布加工也是膠東鎮集中發展的產業之一 ,在膠東大麻灣村等5個村支部和周邊篷布加工企業,采取“企業+農戶”的模式集中發展篷布加工,年總產值達5億元,產品暢銷全國各地,部分出口到中東、韓國等。
小編將持續為大家播報青島縫制設備展跑市場狀況,敬請期待。(想了解更多集群地市場狀況,請聯系我們,下一站我們即刻出發)組委會現已開通“2016展會現場活動”報名通道,了解更多請點擊“原文閱讀”。
素材:
1)膠州李哥莊帽業大概有200多家左右,主要以運動帽為主,90%以上內銷(此處不對)。當地主要是自營自銷的模式在經營,在義烏建立辦事處,接到訂單后再拿回膠州加工(內銷外銷),也有部分客戶直接在國外建立辦事處接外單。當地企業很少通過外貿公司接訂單,因為成本高賺錢少。客戶采購設備都是通過當地代理商采購,標準、杰克、兄弟縫紉機反應不錯(小加繡花機使用是青島佳而美工點除外),不是批量性更換設備,是隨時需要隨時更換,,田島為主,主要看中的是售后服務好,隨叫隨到。產品使用好維修少。帽子花紋主要以刺繡為主,印花很少,目前當地有9家能氣泡印花,只有一家技術(熱轉印)
協會會長給提供20家上規模企業名單,發微信給。
2)膠東鎮大店村有300多家企業生產民用口罩(保暖型、時尚型),自己研發設計,自己營銷。當地企業都比較封閉,對外人進村很提防,不允許讓外人進車間看。一個是因為擔心外人偷學設計另外一個是擔心暗訪。主要是內銷為主,年產值有10個億左右。村書記反應目前重心不在口罩產業,因為都是家庭作坊,比較散。現在重心在開發旅游業。
3)膠萊鎮北王珠村針織服裝為主,大概有100家成型企業,有上千家家庭作坊,以加工為主。當地主要是做針織服裝,以運動服休閑服為主。設備采購主要是通過代理商采購,對針織面料感興趣。
4)當地客戶對展會不感興趣,采購設備的渠道主要是通過當地代理商,沒有強烈意愿要更新智能化設備,因為智能化設備價格要高于普通設備,他們不愿意拿出更多的錢去更新,更愿意把錢投入到公司中發展。面料采購更看重紹興、柯橋的面料。
上一篇:【青島縫制北方推廣萬里行】第三站:走進即墨! 2016.03.02
下一篇:【青島縫制北方推廣萬里行】第五站:走進諸城! 2016.03.04
評論排行
- ·拉筒、針板(1)
- ·蔡杰飛樣本(0)
- ·2015.5.16---18 鄭州縫制展(0)
- ·上海國際服裝科技裝備展...(0)
- ·求購小型熨斗(0)
- ·大洋裁布機---永發總代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