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轉移?再轉移?-資訊中心
2013-10-10 10:01:28 來源:縫配信息網
隨著中國服裝產業轉移勢頭風起云涌,“中國制造”傳統優勢走弱凸顯。服裝產能的轉移不僅表現為國內由東向西、由沿海向內地,更體現在國際間的轉移。勞動力成本低廉的東南亞、南亞日益似乎成為服裝企業更加青睞的對象,也成為服裝企業加快國際化布局、跨國資源配置,尋求規避貿易壁壘和降低生產成本的另一種選擇。
出于同樣初衷,眾多落戶中國的外資縫企正在重新規劃布局。由此,業內外產生疑問,是否新一輪縫制機械產業轉移浪潮正式啟動?外企的重新規劃布局,原因何在?中國企業又如何直面新的機遇與挑戰……
外資縫企新布局
近年來,以日資縫企為主力的“國際軍團”,基于穩定發展、分散風險等因素開始考慮在中國之外的生產基地的國際布局。隨著越南、柬埔寨等國家承接服裝產業轉移力度的逐漸加強,日企動作呈現加速態勢,動作頻頻,引人矚目。
日企“出走”
2004年以后,基于在東南亞國家中,越南政治格局相較穩定,勞動力素質相對較高,工資相對中國、印尼等市場較為低廉,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以日企為主,紛紛落戶越南。
2004年-2011年,臺灣伸興公司在越南相繼設立“伸興工業責任有限公司”、“越興精密責任有限公司”、“越興精密”新廠,部分家用縫紉機生產轉移至越南公司;
2010,越南峴港附近格羅茨·貝克特基地建成,在越南生產織針和縫紉機針及系統部件,作為在印度和中國工廠的補充;
2008年,飛馬公司在越南成立整機裝配工廠,生產一些原來由中國生產制造的普通機型,中國的工廠則負責高性能縫紉機的制造;
2012年4月,兄弟在東南亞設立家用縫紉機生產基地。
2013年2月,兄弟公司宣布將在越南海陽省錦江縣福田工業區成立子公司生產工業縫紉機,旨在將集中于中國的生產分散到人力成本較低的越南。預計項目總投資約3800萬美元,2014年5月開始生產,主要用于工業和家用縫紉機生產。
除此之外,廣柏、積家等家用縫紉機生產公司也紛紛落戶越南。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 8月我國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微增0.62%-資訊中心
下一篇: 線上品牌欲進購物中心開店 線下體驗店促資源整合-資訊
評論排行
- ·拉筒、針板(1)
- ·蔡杰飛樣本(0)
- ·2015.5.16---18 鄭州縫制展(0)
- ·上海國際服裝科技裝備展...(0)
- ·求購小型熨斗(0)
- ·大洋裁布機---永發總代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