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與品牌缺失是制約中國紡業發展最大短板-資訊中心
2014-04-27 21:52:07 來源:縫配信息網
設計和品牌缺失是中國紡業發展最大短板
據聯合國發展計劃署統計,在全球紡織品服裝貿易中,高檔產品和名牌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高達40%,銷售額超過50%,但是中國沒有一個被國外認可的“高檔產品或名牌”。然后值得一提的是,國外65%以上的高檔、名牌產品標的卻是“MADEINCHINA”,這些產品有98%是中國貼牌生產的。
國內雖然有些企業開始注重產品的設計、營銷和推廣,但整體來講,力度不大效果不好。中國的家紡設計基本停留在“仿制”設計,這種方式甚至被越來越多的企業和設計師所青睞和推崇,從著名的家紡雜志上剪圖仿制,從國外購入花型或面料仿制已成為國內眾多設計師獲得“創作靈感”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徑,這種方法雖然對剛起步的企業是“多、快、好、省”,但從整體上嚴重阻礙了國內設計水平的提升。
設計手段的落后也成為了中國紡織業逐漸落后于世界發達國家的一大“軟肋”。中國紡織業協會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家紡業內主要使用的在線設計程序是德國EAT,法國藍狐和浙大經緯等。這幾個設計程序相比國際上知名的設計平臺還是有很多不足。現有的程序都是單機版的,每套僅限于一臺電腦一個人使用,協同設計性差不說,還不利于數據庫的建立和資源的共享,更別提進行一些在線的專業交流。
專家為中國紡業“把脈” 強調市場導向和設計手段更新
中國紡織業專家指出,中國紡織企業要適應這種零售商市場導向性,要首先找到值得信賴的中間企業作為聯系公司,尤其要注重學習美國的流行趨勢和消費者需求的市場信息。這些市場信息的獲得渠道可以是零售商的反饋,也可以是與消費相關的不同載體:服裝類雜志、媒體、旅游、網絡、外國建筑、照片圖片、地鐵站廣告等。當然在信息化如此發達的今天,最直接的是通過網絡,尤其是能直接獲取準確信息,還可以進行相關專業知識交流的網絡平臺。
中國能不能也有這樣的平臺,既可以方便設計人員通過網絡交流,還能利用好網絡工具做設計?
六年前,由紡織行業人創建的易家紡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就開始研究國內外設計軟件存在的缺陷,通過引進美國亞利桑那大學、伊利諾伊州大學、羅切斯特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等多位博士擔當技術顧問,推出了具有顛覆性的家紡在線設計平臺,彌補現今發現的設計缺陷。
“紡織強國”之強在科技實力,而從“制造”走向“智造”,相信在易家紡這樣強有力平臺的推動下,在中國紡織原創人才集體智慧的涌現下,將中國建設成紡織強國將指日可待。
延伸:
美國紡業發展方式
美國紡織品設計“接地氣”
美國家紡業注重賣概況,賣創意,賣設計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循環,美國致力于培養家紡設計行業的優秀人才,有頂級的設計學府,輩出的人才為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
流行和設計趨勢在美國家紡工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對美國消費者而言,這不是一個可選項,而是一個必選項,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購買的是市場上最漂亮的產品。在美國消費者喜歡嘗試使用新產品,比如美國消費者很重視一些人性化和功能型的毛巾用品,特別是對于一些新型產品,如無捻紗產品,埃及長絨棉產品、PLMA棉產品、竹纖維產品、莫代爾產品、甲殼素抗菌纖維產品等高檔產品,往往用量很大。在色彩的搭配上,美國人幾乎能接受所有的顏色混搭在一起,這些文化理念的不同都給國外設計師設計家紡產品形成一些無形的障礙。
與中國的生產商決定產品導向不同,美國是零售商為主導的生產零售模式。在美國,過去生產商專注設計與生產,而零售商專注銷售。如今則是由零售商自己的設計團隊根據市場需要和潮流動向決定目標產品,由生產商協助生產。這種關系的轉變,讓零售商的市場導向性能夠更及時地和設計師的創意靈感相結合,從而設計出使企業脫穎而出的產品。
美國紡織品設計手段體現科技性和專業化
綠色、生態的理念在紡織品行業愈來愈受到肯定和重視,在美國消費者對于家紡品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僅僅外形美觀和保暖舒適已遠不能滿足美國消費者挑選家紡品的高標準、嚴要求,由此,新材質、新科技元素的運用,成為家紡業的一大流行趨勢。科技家紡隨之應運而生,家紡產品結構已由過去的“經濟實用型”向“功能性、裝飾性、保健性、環保性”多元化方向轉化。
紡織品設計既是相對獨立的又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其不但涉及紡織品設計的三個層面織物設計、圖案設計、產品造型設計,還需要有紡織業整體技術實力作為技術支撐。隨著時代的發展,全球的科技都在突飛猛進,尤其是美國,科技的發展也存在于設計行業。各種與設計相關的計算機系統軟件層出不窮。
相關熱詞搜索:
評論排行
- ·拉筒、針板(1)
- ·蔡杰飛樣本(0)
- ·2015.5.16---18 鄭州縫制展(0)
- ·上海國際服裝科技裝備展...(0)
- ·求購小型熨斗(0)
- ·大洋裁布機---永發總代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