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行業誕生另類“聯邦制”7家獨立企業同臺創業-資訊
2014-04-27 21:52:21 來源:縫配信息網
在京東、阿里、聚美優品等電商紛紛啟動赴美上市,在國美、蘇寧、當當、唯品會等已經先行在資本市場獲益之際,留給小微電商的機會還有多少?在星企組合董事長張雷看來,機會依舊存在,只是需要換個玩法。
日前,一個與眾不同的電商“星企組合”宣布誕生,其另類之處在于,星企組合是由7家獨立法人的電商組成,7家電商分別負責星企組合網站上從“星企一”、“星企二”直到“星企六”、“星企天”總共7個頻道,每個平臺有各自不同的設計特色和主打產品。“7個平臺分別承擔不同的領域,有國內、國外綜合性平臺,特賣平臺、食品3C平臺,還有閃購、服裝等平臺”,張雷透露。
據《證券日報》記者觀察,7個平臺中,每個平臺都完全可獨立為單獨域名的網站,那么他們為何要湊在一起,抱團取暖嗎?對此,張雷表示:“這7家公司,每家都比較暖,應該不屬于抱團取暖的范疇。7家企業是業務模式相互補充、相互融合的緊密型關系。目前還沒看到這種組合有哪些不好。”
嘗試新型電商企業構架
據《證券日報》了解,這7個平臺分別由東方樂購、親親寶貝、易達購、樂淘購、愛特購等7家公司運營。對于7家公司與星企組合集團的關系,張雷解釋稱:“星企組合的7個平臺分別由7家獨立法人自主運作,分別擁有獨立的技術、運營、市場、人事等職能,每家公司至少有11家戰略協議股東,但每家公司的戰略協議股東并沒有交叉持股行為。這7家公司共同組建星企組合集團,每家公司選派一名代表進駐集團董事會,考慮到業務溝通的便利性,目前這7家平臺合署分開辦公,待條件成熟時,都將分開獨立辦公。”
顯然,星企組合希望用這種前所未有的組合方式,來實現共同扶持,整體提升的效果。不過,這是最理想的效果。在實際運營時,如果有哪家出了問題,損害了星企組合的整體品牌,或者是哪家羽翼豐滿,想自立門戶。屆時,這種組合方式,還能維持嗎?
對此,張雷表示:“7個平臺由于運營參差不齊而影響星企組合整體品牌,這種可能性是有的,但我認為概率極小。未來某個平臺強大后,是否會分立出去自立門戶,這是由該平臺股東們決定的,一切都有可能。不過,我想強調一點,這7家企業是團結的、志同道合的,擁有共同價值觀和發展觀。”
據《證券日報》觀察,盡管這7個平臺有各自的賣點,但也的確體現出運營上的“獨立性”,即不少品類是重疊的。對此,張雷解釋道:“星企組合上線初期,確實存在系統內部資源共享的問題,目前在商戶資源和品類數量上還沒有達到一個高度,包括各平臺的特色和差異化。相信隨著各平臺的迅速成長,每家平臺的個性化、差異化會更加突出。”
張雷計劃,星企組合7家平臺計劃今年接受5萬戶商家進入,實現300億元的業務量,涵蓋服裝內衣、家用電器、手機數碼、電腦辦公、家具建材、奢侈品、食品等16大項目。
“七星”抱團看重平臺效應
盡管張雷否認這種組合方式是“抱團取暖”,但實際效果上,這種方式至少可以為每家企業省去不菲的入門門檻和運營成本。星企組合平臺擁有12大系統,分別為商戶系統、用戶系統、導購系統、支付系統、客服系統、監控系統、IM系統、數據分析系統、安全系統、O2O搬家系統等。
“這些系統對于大型電商而言,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對于創業企業而言,要想憑一己之力短時間配齊,并不容易”,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表示,“從某種角度上而言,相當于這7家企業共同搭建了一個孵化器并一起共享”。
“為支撐整個平臺架構,星企正在推進高效仿真、數據高速傳送等技術,包括圍繞商戶的倉儲規劃設計、金融方面的創新技術。企業用戶不需要懂太多技術方面的事情,只需要輕松享受‘傻瓜式’的服務即可”。張雷表示。
星企組合聯合創始人、中央財經大學張云起教授總結了星企組合的三大特征——新構架、新技術、新模式。“在新經濟體系下,資本已不再是中心,只有整合了商務、金融、信息的商業模式才是核心。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升級和電商金融化的快速發展,創建綜合業務一體化服務平臺已成為可能”。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 多產業整合運營新模式-資訊中心
下一篇: 東莞工行“融E購” 電商平臺交易額超兩億-資訊中心
評論排行
- ·拉筒、針板(1)
- ·蔡杰飛樣本(0)
- ·2015.5.16---18 鄭州縫制展(0)
- ·上海國際服裝科技裝備展...(0)
- ·求購小型熨斗(0)
- ·大洋裁布機---永發總代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