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繡花機企業升級轉型不等人-資訊中心
2014-06-12 13:25:10 來源:縫配信息網
盡管我國是繡花機的主要生產基地,但不可否認,由于國產設備研發力量欠缺、創新能力不強仍是國產設備做強的軟肋。許多企業負責人都表達了企業間強強聯合組建研發機構、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的意愿。然而,提高附加值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在目前競爭異常激烈的態勢下,企業要提高產品附加值,一方面必須要在低成本上多作文章,如果成本過高的話,設備生產企業就會在價格競爭中失去優勢;另一方面,提高附加值是一個系統工程,革新必須從一個個零配件的加工開始,僅僅從某一個環節、某一個企業下手,往往并不能達到預期。
直到今天,2007年前后印度市場“縮水”的經歷,對很多中國企業來說仍猶如噩夢一樣:不少國產繡花機企業遭遇了印度市場突然疲軟、客戶拒絕提貨、大批繡花機滯留港口,許多國產繡花機制造企業被迫撤出印度市場,一部分企業依舊在靠低價勉強支撐,但也有為數不多的企業在這個時期實現了勝利突圍。這些成功突圍企業的經歷告訴我們:升級轉型、時不我待。比如,天津寶盈電腦機械有限公司就屬于當時比較成功的一個案例。早在1998年,寶盈公司就開始了“試水”印度市場。與大多中國銷往印度的繡花機不同,富怡繡花機的價格要偏高一些,打破了印度人眼中“中國貨都是便宜貨”的慣性思維。該公司印度區域經理付先生說道:“我們主打機電一體化設備,關鍵是我們可以自己研發電控系統。而很多同行是要從專門生產電腦控制板的企業采購電控系統。這樣一來,不但我們產品的附加值提高了,而且售后維修也很方便,否則電控出了問題是要返回原廠維修的。”
當眾多國內刺繡機企業還在為搶得國外訂單而斗得“你死我活”的時候,一些國外知名企業卻加緊了深挖中國市場的步伐。國內企業如不及時調整戰略、找準技術發展趨勢、穩扎穩打,就很容易在市場的跌宕起伏中迷失自己。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 中縫協科技委組織開展機器人技術交流-資訊中心
下一篇: 智能化裝備助推石獅服裝產業轉型升級-資訊中心
評論排行
- ·拉筒、針板(1)
- ·蔡杰飛樣本(0)
- ·2015.5.16---18 鄭州縫制展(0)
- ·上海國際服裝科技裝備展...(0)
- ·求購小型熨斗(0)
- ·大洋裁布機---永發總代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