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制機械行業智能化雖升溫,品質穩定更是關鍵-資訊中心
2014-06-12 13:25:24 來源:縫配信息網
透過CISMA2013上技術和產品的博弈,我們驚喜地發現,越來越多的企業接連推出了各自的智能化、自動化產品。隨著服裝等下游行業提高生產效率、節省人工的需求日益迫切,市場對自動化設備的需求熱度持續升溫,成為近兩年來縫企科技創新最主要的動力。
那么,這是否意味著2014年自動化、智能化產品作為主流,從而很快進入成熟階段?
對此,業內科技專家普遍持有相同的觀點,即自動化、智能化的科研方向雖是大勢所趨,但仍需探索磨合,行業正處于一個成長發展期。
協會副理事長、科技委副主任林建龍表示,自動化、機電一體化、直驅化的平包繃鎖釘套花樣等縫制機械將進入成熟期,正在快速進入服裝、箱包等下游行業,全面替代機械式的縫制機械。但智能化的產品像自動縫制單元、模板機、智能縫紉機、立體縫制工業機械手、獨立驅動花樣機等,還有待于在進一步市場的使用中,不斷地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在不斷改進和質量提升中,提高市場的認可度,提高加工的質量和效率。
西安標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余守旗表示,智能化是縫制設備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但目前整個行業也剛剛起步。雖然有了一些智能縫紉機、智能自動模板機以及各種自動送料裝置等,但具體到針對某種設備或某類工廠,應智能化和能智能化到什么程度還需要繼續研究。
上工申貝(集團)副總經理方海祥表示,面對提高效率、節約人工的需求,以及普通機種利潤微薄、競爭激烈的壓力,國內規模縫企都在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加大自動化產品的研發力度。雖然在CISMA2013展覽會上展出了一些諸如自動貼袋機、自動褲攀機等新品,但距大量進入市場尚有一段路要走。他說,產品的可靠性、穩定性是關鍵。
新杰克公司技術總監李創、上海富山公司技術總監魏福昌也重點提及品質與穩定性的問題。因為選擇此類產品的用戶絕大部分為大型服企或具有較高效益的企業,其對品質、穩定性、效益要求三者兼顧。用戶需要時間來適應比較,并對其產生的價值體現進行密切觀察。因此,當前市場上的自動機與智能化產品其技術與功能還需要完善,樣機投入使用中還存在不少問題有待改進。
李創同時認為,下游廠家的生產工藝呈現多樣化趨勢,大規模應用在工藝上還有很多的瓶頸,因而制約了自動化、智能化產品在短期內的普及。所以,這些問題值得在智能化、自動化持續升溫的當下認真思考并提出對策。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 浙江省工商聯副主席李任治一行調研飛躍-資訊中心
下一篇: 寶石榮登2013年度中國輕工業成長能力百強企業-資訊中心
評論排行
- ·拉筒、針板(1)
- ·蔡杰飛樣本(0)
- ·2015.5.16---18 鄭州縫制展(0)
- ·上海國際服裝科技裝備展...(0)
- ·求購小型熨斗(0)
- ·大洋裁布機---永發總代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