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裕民縣搭建刺繡基地助民致富-資訊中心
2014-07-30 11:16:06 來源:縫配信息網
走進裕民縣阿勒騰也木勒鄉民族刺繡示范基地,一眼就望見刺繡機、花氈機來回穿梭,包著花頭巾的“繡娘”繁忙作業的場景:有的正小心翼翼地用筆紙臨摹作畫;有的正嫻熟地穿針引線精細手繡;有的正踩著縫紉機繡著大幅壁毯上的團花;有的正一絲不茍地行走在電腦繡花機旁并做著監督檢查。
為了使阿勒騰也木勒鄉農牧民增收致富,打造裕民縣“哈薩克民族刺繡第一鄉”,鄉黨委把發展民族刺繡業作為拓寬就業渠道,解決少數民族就業困難的支柱產業來打造。2013年,鄉黨委積極投入資金10萬余元,購置10臺刺繡機、2臺花氈機,并無償提供場地及其他設施,用于打造具有本鄉特色的民族刺繡文化示范基地,其目的就是把分散在各家各戶的刺繡能手、繪畫人員及有專長的技術人員組織起來進行集中培訓、集中加工、集中管理和技術指導,形成產業化帶動,小規模化生產格局,可就地解決至少10多余名少數民族婦女就業。
刺繡示范基地在村黨支部的支持幫助下,于2013年底成立,負責人巴合特古麗,哈薩克族人,阿勒騰也木勒村農民。截止目前,刺繡基地總投資7余萬元,用于采購原材料,刺繡作品主要包括:壁毯、被坎、花毯、掛架、枕巾、座墊、靠背、服裝等。現有刺繡工12人,絕大多數都是農牧區家庭婦女和待業女青年,如今她們都是刺繡基地的主力軍,每月工資保底1200元加提成,產品主要銷往周邊塔城、阿爾泰、烏魯木齊等地,刺繡基地每月純利潤達1.5萬元。鄉黨委計劃7月初,協調縣人社局在阿村舉辦民族刺繡培訓班,對全鄉喜愛刺繡的婦女進行免費培訓。同時,選拔30名哈薩克族“繡娘”到木壘縣參觀學習刺繡技術,進一步開拓視野。
目前,裕民縣阿勒騰也木勒鄉已有從事民族刺繡的農牧民150余戶,生產者達300余人,占牧區婦女勞動力的20%,擁有哈薩克民族刺繡《職業資格證書》的“繡娘”就有120人以上。民族刺繡這一產業的發展,不僅解放了農牧區婦女勞動生產力,還解決了富余勞動力就業轉移。農牧民收入增加了,日子紅紅火火了,她們真正享受到勞動創造財富的喜悅,阿勒騰也木勒鄉的刺繡一旦形成了市場產業鏈,前景就會有強大的吸引力,會吸引更多的“繡娘”走向社會化勞動,同時為她們的家庭收入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走出了一條農牧民致富的新路子。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 2014-2015賽季中捷杯·全國機修王中原賽區圓滿落幕
下一篇: 縉云618臺援外家用縫紉機順利運往斐濟-資訊中心
評論排行
- ·拉筒、針板(1)
- ·蔡杰飛樣本(0)
- ·2015.5.16---18 鄭州縫制展(0)
- ·上海國際服裝科技裝備展...(0)
- ·求購小型熨斗(0)
- ·大洋裁布機---永發總代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