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研發縫制智能機械手 走“私人訂制”路線-資訊中心
2014-12-24 10:03:44 來源:縫配信息網

近幾年,紡織鞋服等直接面對大眾消費者的行業,經歷了一個深度調整時期,如今,處于產業鏈上游的裝備制造業也開始步入轉型軌道。為了更快、更準確地抓住市場需求,泉州機械企業在定制化道路上的探索堅決而富有創新精神。
德國設計泉州制造
在鞋服、衛浴、食品等行業里,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泉企大多會雇傭全球頂尖的設計團體為己所用,結合自身消費群體的需求開發符合市場潮流的產品。事實上,機械裝備領域亦是如此。
“多年前我就一直在考慮要如何讓大型攪拌設備擁有更智能、更集約化、更環保、更美觀的外形,以便對接更大的市場需求。”南方路機董事長方慶熙說,今年5月,在泉州市政府的組織下,在泉州工業設計協會牽頭下,全球頂尖的德國工業設計團隊首度來到泉州尋找對接項目,當時南方路機作為需求企業也參與了對接活動。
據稱,南方路機當時提出希望對方能夠提供滿足功能性、環保性、美觀性的工業設計,讓他們的瀝青攪拌設備能夠在眾多的競爭者當中脫穎而出。“說實話,當時也沒抱太大希望,此前自己的團隊也進行了多方面的嘗試,效果并不理想。”方慶熙說。不過短短數月之后,來自德國Defortec設計公司的設計圖紙就送到公司,他自稱“一見鐘情”。本身是機械裝備技術出身的方慶熙一眼就看出設計后面的產品市場價值,他們很快就動用全公司之力生產出樣機,亮相國內知名展覽。在一片尚不講究外觀及實用功能,略顯笨重的同類設備面前,他們富含國際化設計元素,如同變形金剛的大家伙出盡風頭。這款新式南方路機移動破碎攪拌設備當場就售出數臺。
“他們以更快捷、高效、智能化、環保的施工方式為目標,利于中國的固廢回收、礦山、采石場、工程建設行業等領域。”建材公司采購人員說。日前,德國Defortec設計公司再度來到泉州,與南方路機簽下長期深度合作協議。“政府建立平臺就是希望能夠幫助企業尋找到合適的智能外腦助力。”泉州市相關部門負責人說,今后的對接活動還將繼續下去。
節能增效打造賣點
設計是定制的,為生產提供的設備也大多走定制化路線。“純粹外來的機器并不好使,不同企業有不同需求,我們的生產設計從外觀上、功能上、效能上都是向國內機械設備生產商定制的。”中宇建材集團相關負責人說,此前他們也購買了不少德國全進口的智能機器人,可是由于國內需求的產品較為多變,這些“外來和尚”大多沒有真正發揮能量,為此他們結合國際設備與企業的具體需求,轉而向國內的相關生產團隊定制設備。實踐證明,家門口的產品無論是使用上,還是售后上都更具優勢。
曾勝利,泉州市晉江安海鎮的恒利針車城企業負責人,身處千億產能的鞋服產業鏈中,對于定制化的機械設備市場需求他最有體會。30多年來一直從事紡織機械生產,曾勝利說,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企業越來越需要滿足代工能力的機械幫手,不同企業的生產側重點不同,因此對于機械的需求點也不一樣。他拿出一個皮革鞋面前半端的弧形縫線說:“像這樣的弧形縫線,一般工人是做不出來的,經驗老到的熟練工才行,但運用了有關的設備,只需要把鞋面固定在模板上,放進機器就能自動車線,又整齊又快。”他表示,研發制造出一臺能替代20個工人,甚至30個工人的機器是他們的目標,因為這也是企業定制設備的最大需求點,他的研發團隊一直朝著這個目標努力。
“在消費需求日益多樣化和個性化的今天,定制服務也愈發受到重視。不僅服裝能實現私人訂制,生產服裝的機器也能量身打造。”曾勝利說,他們企業目前走的就是為客戶“私人訂制”的路線,公司根據客戶對設備的需求,按訂單量身打造產品,只要客戶有需求,甚至還能夠生產出節能增效的一整條設備生產線。他認為,機器版的“私人訂制”也可謂是企業在同行競爭中走差異化經營的嘗試。目前,他們已經成功研發縫制智能機械手,為了滿足定制需求,同時也和南方路機一樣,正在積極攜手跨境韓國企業,共同滿足生產型企業需求。
用好機器留住產業
由于勞動力的緊缺和用工成本的不斷上升,近年來出現了部分企業把工廠轉移到國外的現象。“加快機械設備的智能升級,有利于留住企業。”曾勝利說,身邊也有不少出國辦工廠的客戶,根據他們的反饋信息表明,經營在外還是會有很多不便利。很多方面會受到限制,在生產過程中,可能一個簡單的衣服扣子、一條紡線都要回國內采購,給整個生產線帶來不便,影響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節能、環保、美觀,只要緊緊把握三大元素,便可以幫助企業擺脫成本壓力。”業內人士認為,此舉也利于產業的整體穩定性。實踐證明,國內的機械設備生產能力正在飛速發展。比如,同樣生產一條毛巾,日本的用時是13″2,而泉州企業有的只需要7″8就能做到。自2011年以來,各類機械設備企業都在加速效益方面的整體提升,智慧型生產線受到市場定制需求的驅使正在加速落地。事實上,面對國內企業用工成本上升的困難,呼吁企業淘汰落后產能,促進機械設備智能化,實現“智慧生產”,不僅是企業自身正在做的事,政府與相關部門等也都在想方設法幫助企業智慧轉型。如為支持紡織制鞋機械業發展,泉州市每年拿出2000萬元的市級專項資金,從技術創新、市場開拓等諸多方面對機械裝備業進行扶持。市政府還出臺了《機械裝備產業發展行動五年計劃》,目的就是要在重點產業領域率先突破,快速抓出成效。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 2014“蝴蝶杯”拼布縫紉創意作品大賽獲獎名單-資訊中心
下一篇: 時尚智造:當現代科技遇上傳統服裝產業-資訊中心
評論排行
- ·拉筒、針板(1)
- ·蔡杰飛樣本(0)
- ·2015.5.16---18 鄭州縫制展(0)
- ·上海國際服裝科技裝備展...(0)
- ·求購小型熨斗(0)
- ·大洋裁布機---永發總代理(0)